彭城苏徐州——苏轼诗文和现代生存的对话

第五季“师道·行健”读书会第二期主题活动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25-04-29    浏览次数:

4月27日下午,由党委教师工作部牵头,党委教师工作部、校工会、校妇委会主办,校图书馆、中国矿业大学苏轼研究院共同举办的“彭城苏徐州——苏轼诗文和现代生存的对话”第五季“师道·行健”读书会第二期主题活动在图书馆共享空间举行。此次讲座邀请到苏轼研究院院长管仁福老师担任导读人,带领与会老师一起走进这部作品,通过文本细读与历史解读,了解苏轼的徐州岁月。

讲座开始前,主办方安排了古琴表演与 “文人四雅” 展示活动,为现场注入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首先,彭城书院古琴研修中心的老师们带来古琴曲《神人畅》演奏,瞬间将观众带入古朴典雅的意境。随后,非遗宋代点茶技艺传承人蔡凤仪的亲传弟子徐园园老师现场展示点茶技艺,在注汤、击拂间呈现出宋代点茶的独特魅力。紧接着,我校经营实业公司向小芳老师以苏轼《海棠》诗中的诗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为灵感进行插花创作,展现了苏轼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追求,诠释了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整场预热活动通过古琴、点茶、插花等传统技艺展演,多角度呈现了宋代文化的韵味,为后续的苏轼诗文赏析讲座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精彩的开场表演之后,中国矿业大学苏轼研究院院长管仁福教授带来题为“古彭苏徐州——苏轼徐州诗文名篇赏析”的专题分享。管教授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苏轼研究院的成立历程与研究成果。自2011年成立以来,研究院深耕苏轼研究,出版《苏轼徐州诗文辑注》《遗爱千载苏徐州》等多部著作,相关成果获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彰显了在苏轼研究领域的权威性。随后,他概述苏轼生平与思想,指出徐州是其宦海生涯中任职较长、政绩与文学成就兼具的重要之地。管教授强调,“以民为本,遗爱于民” 的黄楼精神是理解苏轼为政理念的核心。苏轼初到徐州所作《徐州送交代仲达少卿》中“遗爱” 一词,正是其政治精神的注脚,而 “苏徐州” 这一亲切称呼,更是徐州人民对其功绩的深情认可。宋代秦观 “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 的感慨,道破苏轼在徐州留下的独特文化内涵——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民本思想,至今仍是中国传统吏治精神的标杆。

在互动环节,与会人员分享了自身对于主题书目的看法,就苏轼诗文中涉及的徐州地理、历史建筑等问题与管教授展开深入探讨。交流中,有老师结合苏轼生平,谈及他在人生起伏中以诗文自洽的乐观心态,特别提到 “也无风雨也无晴” 所蕴含的淡定平和,认为这种精神境界对当代人面对生活挑战具有启发意义。另有老师对苏轼的美食文化表现出浓厚兴趣,管教授据此介绍了 “回赠肉” 等与苏轼相关的美食传说 —— 相传苏轼任徐州知州时,曾将百姓馈赠的猪肉改良烹饪方法后回赠,既体现其生活情趣,也成为政民相亲的一段佳话,让大家对苏轼的文人雅趣有了更丰富的认知。

本次读书会的成功举办,通过诗文与历史的交织,展现苏轼在徐州的政德与文心,让与会者深切感受其 “遗爱” 精神的历史厚度与现实意义,亦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生动范例。参会老师在分享结束后均表示获益匪浅,也表示十分期待“师道·行健”读书会的下一期分享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