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其人其事:从历史碎片中重建文星传奇

“师道·行健”读书会六期主题活动顺利举办

 

发布日期:2025-10-24    浏览次数:

 

10月23日下午,由党委教师工作部牵头,校工会、校妇委会与图书馆共同举办的第五季“师道·行健”读书会第六期主题活动在图书馆共享空间顺利举行。本次读书会以“曹雪芹其人其事:从历史碎片中重建文星传奇”为主题,特邀图书馆文化传承与智慧学习中心周凌云老师担任导读嘉宾,带领与会老师共读《曹雪芹与<红楼梦>》,从历史与人生的双重维度走近这位文学巨匠。

 

活动伊始,主持人史一然老师指出,曹雪芹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代表,更是一位在时代洪流中坚守情怀与理想的精神标杆。周凌云老师从曹雪芹所处的历史背景、家族变迁与个人命运三个层面,系统梳理了其生平与创作脉络。她提到,曹雪芹生活于清代康雍乾时期,虽身处所谓“盛世”,却敏锐地感知到社会内部的危机与“末世”气息。曹家三代四人担任江宁织造,深得康熙宠信,却在雍正年间因政治牵连与经济亏空被革职抄家,从此一蹶不振。周凌云老师强调,正是这样的家族巨变与个人跌宕,塑造了曹雪芹独特的生命体验与创作视角,也使得《红楼梦》不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承载时代记忆与人性深度的文化史诗。周凌云老师强调,要真正读懂曹雪芹和《红楼梦》,需从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文学、艺术等多维度切入,结合当时的制度与风俗习惯,才能触达经典的深层内涵。至于曹雪芹的家族经历及对《红楼梦》创作的影响,将在下一次读书会上继续分享。

在随后的交流环节,教师们踊跃发言,分享阅读感悟与教学思考。来自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王颖老师结合自己与孩子共读《红楼梦》的经历,提出如何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的困惑。周凌云老师以自身经验出发,建议不必强求孩子一次性通读,而应营造轻松的阅读氛围,通过设置一些小任务来激发兴趣,比如统计书中人物、梳理家族关系等,让孩子在探索中自然亲近文本。她还分享了自己数十年来反复阅读《红楼梦》的感悟,指出经典的价值在于常读常新,不同人生阶段阅读会有不同的体会与感动,有时一个曾经忽略的生活细节,会在某个时刻让人潸然泪下,这正是文学与生命对话的魅力。

活动尾声,史一然老师总结道,本次读书会不仅是对曹雪芹生平的重访,更是一次对文学、历史与人生的深度叩问。她鼓励教师们将阅读融入生活,在经典中汲取智慧,在教学中传递情怀。与会老师纷纷表示,将以本次读书会为起点,再读《红楼梦》,并在群内互相鼓励、共同进步。大家约定,待有十位老师完成全书阅读后,将再次邀请周凌云老师开展“红楼”系列专题讲座,继续这场未完的文学之旅。本次读书会在热烈而温馨的氛围中落下帷幕,而关于阅读、关于经典、关于教育的思考,仍将在每一位老师心中延续。